春來迎客-107年臺灣客家文化館春節系列活動「安靚名」公仔命名活動

header
發仔、水妹

發仔:新年期間,大家都會說「恭喜發財」,客語的「發財」,諧音類似「發仔」,唸「發仔」時,像祝賀人家「發財」,取其好兆頭且易讀易記 水妹:客語的女子命名,習慣有個「妹」字,水妹有漂亮妹妹的意思,唸「水妹」時,如稱讚女子可愛又美麗,且易讀易記

咚咚、春春

咚咚鏘 、咚咚鏘、咚咚咚咚鏘 春來迎客

Ha擂哥、Q粄妹

男生取名:Ha擂哥 女生取名:Q粄妹 取名意涵: 男生取名:Ha擂哥。Ha為Hakka的簡稱,代表「客家」之意,「擂」是客家特產「擂茶」的簡稱。取名「Ha擂哥」諧音「哈雷哥」,有前衛新潮,充滿活力,賦予客家活潑的新形象。 女生取名:Q粄妹,Q取「cute」之意,代表客家女生既靚又Q的細妹形象。「粄」是客家名產「粄條」的簡稱。取名「Q粄妹」同時有「客家女生長相很Q」、「客家粄條口感很Q」的雙重意義。 兩者皆以英文字作為開頭,具有將客家文化推向國際的作用。又以「擂茶」、「粄條」作為代表,藉此將客家美食介紹給大眾。 Ha擂哥、Q粄妹,名字通俗平易,琅琅上口。同時深具涵義,可以作為男女公仔的靚名。

靚仔.晶仔

由於2018年是雞年,所以有漂亮的金雞,取其金的諧音,靚和晶,而公仔是小小的物品, 因之,命名為靚仔.晶仔!!

客來寶 客來貝

客,客家。來,來了。寶貝各一字取其義,客家寶貝來了。

客仔、 喜妹

客仔、 喜妹兩名字係專為臺灣客家文化館之公仔所設計命名。客仔兩字顧名思義係指客家庄公仔,仔字讓人讀起來,既活潑又熱情,而喜妹係代表春節系列活動歡歡喜喜過新年,再加上喜妹和細妹(客家人稱女孩)發音相近,容易讓人耳熟能詳,而妹字係客家人常用的稱呼,故以客仔、 喜妹作為臺灣客家文化館的兩個公仔的名字。

富貴玉珠

早期客家人如期許為生活帶來富貴,男方命名上,會以「財」、「富」、「貴」加居其中;女方則多以「金」」、「玉」、「珠」等貴重飾品為命名。因此以新年新希望,富貴年年為其意,男「富貴」女「玉珠」,願年年新年平安富貴發大財。此外,男五行屬火,女五行屬土,以火生土,願男女間相互相生,互相顧及對方,樂己顧彼,能眾望四方。

藍應景、愛麗思

藍應景蘊含了代表色藍色之外,應景取客家人的「硬頸」諧音;愛麗思,音近桐花的英文「Aleurites 」,愛桐花的美,也思考著桐花堅忍不拔的象徵意涵。

相驤、褒雲

「相褒戲」是通常由一男一女以對唱情歌與敘說情話之方式演出的簡單劇種,剛好符合男女公仔形象。客家族群千百年來流徙四方,戲曲藝術不容易建立,導致客家戲劇在所有的地方曲藝系統裡顯的比較弱。而客語也是唯一沒有地名的語言,不似其他地方戲曲如粵劇可以被較廣泛的認識,因此藉由公仔名讓大家認識「相褒戲」。 當台灣還屬於福建省時,大多數來自廣東省的客家移民成為當時台灣的「外省人」,由於科舉考試在每一省都有配額,來自廣東的客家人無法參加福建省的科舉,限制了客家人的發展。直到乾隆年間清廷察覺限制客家人參加科舉的不公平,在台灣科舉名額增加廣東省配額,台灣終於產生第一個客家籍進士—黃驤雲。 與相發音相同的驤也有奔馳跳躍的意思,做為男公仔名字合宜大方。褒則有嘉獎、表揚之意,作為女公仔名字同樣積極正面。 引用資料來源: 網路資料 中華文化天地 地方戲曲 書籍資料 快讀台灣歷史人物I

梅甘、姜斯

梅甘、姜斯 為了守護客家傳統文化而誕生的重要名字

哈客哥 、桐樂妹

命名靈感源自於,因為我仔細觀察這對客家公仔,在男生公仔部分,衣著以濃烈客家藍衫為主,頭頂戴著年節喜慶洋洋的瓜帽,嘴巴張大開懷哈哈大笑。而女生公仔頭上有雪白油桐花配飾,也是面露歡樂微笑。所以把這對取名為『哈客哥』和『桐樂妹』,也蘊含有“客家同樂”之意。

ㄤㄤ、 咕咕

客家人平時逗弄小嬰孩,常說:「ㄤ咕、ㄤ咕」,故命名「ㄤㄤ、 咕咕」為男、女公仔之名字,十足代表客家文化。尤其代表臺灣客家文化館的兩個可愛公仔,以「ㄤㄤ、 咕咕」命名,做為春節期間的宣傳,完全融入在地的精神與客家人的用語,讓每個來客家文化館的民眾愛不釋手,必定能充分發揮宣傳效果。

柑仔(男公仔)、福妹(女公仔)

柑仔 男公仔頭上戴的帽子像顆柑橘,也恰巧客家童帽又稱柑仔帽,故取名柑仔,以客語念來逗趣俏皮。對台灣許多客家人來說,柑仔不僅是過年時一項充滿喜氣的桌上水果(如虎頭柑又稱年柑),也是很重要的經濟農作物,如椪柑、酸柑及虎頭柑等,和台灣客家文化關係密不可分。 福妹 客家文化中的"福"意義深遠,尤其在信仰層面上代表著社區福祉命運,起福與完福儀式,也能看出客家族群一整年對諸神的重視與感恩。取"福"字,隱含著客家人對天地萬物的尊敬、對過年與生活的祝福。妹字為早期客家女性普遍的命名方式。取福妹,象徵了客家女性在現代社會中,一來傳載著客家傳統文化,與此同時也接受新的思維,有著新的福氣與美好。 柑仔與福妹念來就像日常常見的小孩乳名,背後其實連結著淬煉過後的客家新文化,也代表著臺灣客家文化館肩負著傳承與創新的責任與使命。

泰吉兄,阿花娘

泰吉兄,係阿花娘的阿哥,客家拚音"tai gid hiung"(四縣腔),可想成太吉(非常吉利)和大吉(吉祥順利)的意思。其二字中,泰指平安、安定;吉指大好且有利的。取此名意在寄望公仔能如其名將"泰吉"所代表的意義傳出去,永遠祝福客家人,也永遠象徵客家文化的安定以及未來必有美好的發展。期許藉由泰吉兄這樣的名字將各地客家人的心拉近,即使是不同角落也能促成客家人文的生生不息與薈萃。 阿花娘,泰吉兄地阿妹,客家拼音"a fa ngiong"(四縣腔),名叫阿花的一個客家小姑娘,髮上戴有桐花三朵,大大的眼睛和粉紅的衣服配上三朵五月雪,故取阿花為名,代表她可愛如花,希望這朵花未來能帶給大家屬於客家人濃濃地熱情。

香妹.阿土

以平易近人好唸好記來發想.客家人很喜歡女生取香妹~什麼妹來命名.男生就火木.阿土.阿水.來命名.或是欠五行吧!.所以以此為發想

哈嘎 、細妹

命名靈感源自於,因為注意到這對逗趣的客家公仔,在男生公仔身上穿著傳統客家藍衫,而“客家”兩字諧音為“哈嘎”。女生公仔為年輕可愛的客家妹。在客家話發音為“細妹”。綜合兩者故取名為『哈嘎』與『細妹』。

勤勤 實實

客家人的「勤」儉純樸、敦厚踏「實」的性格造就了他們的家園,也希望以「勤」「實」二字和參觀的大小朋友共勉:剎猛打拚、勤儉踏實是創建美好的生活的不二法門。

Ha妹 Ka哥

Ha妹 Ka哥 帶你探索客家哈味, 一起跟著 Hakka哥妹 迎新年!

銅福、銅星

命名靈感源自於,因為注意到這對客家公仔為台灣客家文化館之宣傳吉祥物。而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就位於苗栗“銅”鑼鄉,在男生公仔部分,衣著以客家藍衫為主,臉上掛著福氣微笑。而女生公仔為年輕可愛的客家妹,為客家園區超人氣明星。因此分別命名為簡單又便於記憶的『銅福』與『銅星』。

桐桐妹,粄粄哥

桐桐妹:名字取自客家女性代表花卉「油桐」的桐字,與其髮上綴的三朵小白花相呼應,桐花是客家的代表花,象徵著我們隨遇而安、堅忍不拔的個性,同時又稱之為四月雪的桐花,亦如其外表一般溫柔親切,用油桐命名之,是希望這個公仔能如桐花一般有著堅強又隨和的個性和溫柔親切的心。 粄粄哥:名字取自客家的代表食物「面帕粄」的粄字,沒有繁瑣的烹飪技巧和山珍海味,但這一條條雪白的麵條,卻是客家人心中最難忘的家鄉味,公仔本身沒有過於華麗的服裝以及裝飾,一個可愛的男孩穿著一襲藍衣裳,平易近人卻讓人印象深刻,好似一碗「面帕粄」那麼平凡那麼叫人懷念。 兩個公仔合在一起便是桐粄二人組,音同「銅板」,發想自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文,其中一樣見面禮-銅板,銅板雖然小,但卻是生活中最不可或缺且獨特的,就像客家族群,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扮演著最獨一無二的角色。

採茶、平安

關於採茶和平安的名字命名由來主要是來源於客家文化中的三腳採茶戲與收冬戲。 收冬戲是臺灣客家傳統的禮俗之一,每年秋收後至年底, 為了感謝神明庇佑五穀豐收,鄉民備妥供品祭祀神明,並演戲酬神。客家人稱「做收冬戲」或「做平安戲」,藉此,也邀宴親友,兼有娛樂及聯誼的作用。 三腳採茶戲是台灣的客家戲,一般通稱作為「採茶戲」,而源自大陸客家原鄉的「採茶戲」,最早在台灣發展就是一丑二旦的「三腳採茶戲」。從「三腳採茶」之後,所有的客家戲從音樂、劇情,到舞台技術各方面,基本上都是從這種客家三腳採茶戲的基礎,進一步再去發展出來的,例如「採茶相褒」、「新時採茶」、「改良採茶」、「採茶大戲」等說法。整個歷史呈現出一種系列性的條理化發展過程。音樂上也是由單元到多元,由幹而枝,由枝而葉的發展方式呈現。 因此以這兩個很重要的客家文化來替公仔們命名。

Google 機器人驗證

請通過 Google 機器人驗證。

送出成功

很抱歉造成您的不便,我們會盡快查明原因並修復,並於修復後寄信通知您。

送出失敗

回報送出失敗。您可以來信 support@bhuntr.com 與我們聯絡。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失敗原因:網路異常

您的留言:

驗證失敗回報
參與投票抽獎

若您想參與投票抽獎,請輸入您的聯絡資訊,得獎時主辦單位將依此資訊與您聯繫。

若你選擇放棄填寫投票抽獎,你的投票抽獎紀錄將不會被儲存,是否要繼續?

投票驗證

基於投票公平性原則,請先登入 Facebook 再進行投票。

獎金獵人

忘記密碼?

Certificate
此比賽網站由獎金獵人辦比賽平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