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瓷器都是蘊含動人故事的藝術品,由此創作其專屬故事及意象,賦予作品延伸想像:<富貴牡丹>訴說姻緣之美;<長日無風>宛若微型宇宙,一幀亞當夏娃的生活場景;<海神>浮印大海身軀,身即海,遼闊動人。瓷品與文字的二重奏,絕美光彩,由此而生。
瓷器的溫潤柔和,釉彩在意象上的飽滿呈現,交會成人間至美的藝術。在法藍瓷的經典作品中,以文字留下感悟與註解。
本身非常喜歡文字構築的世界,希望能透過文字,述說各式各樣的故事。
在不經意地蒐尋中的發現,驚艷中讓自己被這些精心雕塑、耀眼奪目的法藍瓷所吸引住,頓時,使內心與作品中的畫甆有了瞬間的心靈聯結。我想這也是法蘭瓷給予欣賞者最直接的情緒感受。 於是,順筆就用簡單的幾行文字,將法藍瓷上所看到、感受到的藝術結合人文古老傳說的生命力寫下,一起融於思古情懷共享一份永恆瑰麗的浪漫。
藝術,是將霎那間的美好化作永恆的最佳方式 而瓷器 更是把那些抽象的、實體的一切心中悸動 刻劃成一座座美麗絕倫的作品 故詩中大量以虛實轉換之筆法描繪此三座作品
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自然美景一向是文人墨客題詩作賦的對象。以瓷品塑造美景的意象,停駐此刻燦爛的瞬間,我們以文字為其賦予意義。
喜歡陶瓷工藝品。
看似簡單的東西其實箇中的滋味卻五味雜陳 感情如同此一樣 所以透過這三篇闡述感情的不同滋味
過去每到百貨專櫃, 必進到法藍瓷觀賞瓷器精美的雕著及其產品創意。 在觀覽一件件作品的過程當中,就像一場場的劇幕映入眼簾。 讓人充滿無限想像的瓷器,有一個能夠為此提詩的機會, 應好好把握。
飄蟲與雛菊:將雛菊引化為娉婷少女,飄蟲為吉君。少女情懷總是詩,淡雅驕羞的雛菊化上了粉嫩的妝扮,繫上青青的腰帶,這一切的一切就為了等待飄蟲的青睞。 長頸鹿:瓷上的長頸鹿媽媽彎下腰親吻著小長頸鹿的動作,令我想到舐犢情深四個字,如此的情境將母親對小孩的慈愛之情展露無遺。 皇帝龍袍:五帝三皇薦軒轅,提及皇帝不得不想起軒轅始祖,以其面南背北眾星拱,一呼百諾兆民瞻之氣勢,然而無論如何的盛昌,最終仍是萬里江山棋一場,徒留帝王枉稱狂。
富貴牡丹 這件作品給我的感覺就是像女王一樣 既堅強又美麗 貴氣不失優雅也並非俗氣 讓人移不開視線的美 皇帝龍袍 看著這個瓷器的照片 讓我仔細想了一下 我心目中的皇帝,應該是什麼樣子 擁有威嚴和權力,但龍袍底下的他呢? 應該是孤獨又無奈的,宮廷裡能夠信任的人少之又少 真心理解他的人也不多 所以只能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月亮 照亮心中的黑暗 在青藍色的瓷器上有兩隻色彩繽紛的蝴蝶,像是要飛出來一樣 雖然很美,卻讓我思考了 他們想飛出來的原因 在瓷上的世界,他們也許孤獨 因為他們的色彩如此不同 就像社會上很多不被認同甚至誤解的人 在傳統的世界沒有人看見他們的美或優點 只看見他們的色彩,把他們當成不正常的一群
龍為皇帝之代表,皇帝之袍自然繡有龍袍,代表富貴之尊。故以組詩之態寫九龍、皇帝龍袍及富貴牡丹瓷品為創作主題。 徵詩型態是現代詩,惟本創作以近體詩為始,再連結現代詩,藉由近體詩與現代詩的互相連結,猶如法藍瓷的創新。
在,巧緣而相知, 瓷,細緻而不凡, 寫,揮灑而自知, 詩,精美而非凡。 以詩為瓷增添風采。
《隻隻蝴蝶》:以壺身所繪,帶出先民不畏艱難,為求溫飽跨海來台的歷史,而身在現代的我們早已不必擔心餓肚子,在學會知足之餘,更不能忘及祖先們的辛勞,希望這段記憶,能藉著壺口,源源不絕的流傳下去。 《富貴牡丹》;楊貴妃乃是歷史曾享盡榮華富貴的絕世佳人,曾使身為百花之王的牡丹折腰,但現在楊貴妃只停留在歷史之中,而牡丹卻依然存在並受到眾人的喜愛,由此可知牡丹才擁有永遠的富貴,藉此告訴我們能忍耐一時挫折的人,才能永保榮華富貴。 《海神》:大海孕育了萬物,也包括了我們;身為大海之母的海神,可說是母親的象徵。希望能藉由這首詩和瓷品,提醒我們要飲水思源,共同保護大海,保護我們的母親。
一直以來都相當的喜愛法藍瓷這個品牌,法藍瓷以瓷載道,師法大自然宇宙間的奧秘,讓我能夠欣賞到瓷器的美,也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次「在瓷寫詩」的活動,一同感受瓷器的美與內涵。
人生最美好事物莫過於擁有能推心置腹的好友,一個值得自己在遠方默默欣賞的愛慕對象,以及一個自己全心全意守護其成長的孩子.我希望用詩詞配上優雅的瓷器,表達對這些難得人事物的珍惜.
偶然在ptt上看見有人張貼法藍瓷的活動徵文,仔細了解以後,喜歡這樣的徵文方式。 同時也喜歡法藍瓷本身的作品,因而決定參加這次的徵文比賽。
這世界誘惑太多 我們都該學會減法生活 繞了一大圈回到原點 才發現原來我們需要的其實沒那麼多
梵谷(Irises):梵谷畫的鳶尾花,又名艾麗斯,因而啟發我創作的想法,蓊鬱靛紫的鳶尾花,代表梵谷對友情與愛情的渴望,而Iris在希臘語中是指彩虹之意,它能將善良的人送回天國,所以也希冀彩虹能將梵谷與他渴望的愛,一起在天國過得幸福的日子。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在此詩中我描繪了富春山一帶之山川景物,以與此圖景致相呼應。藉由撐一扁舟划進黃公望的富春山,也化除了世人汲營的憂愁。 吳冠中(長日無風):此水墨寫意,灑脫縱逸,蕭瑟的樹林中,唯見兩鳥棲息。這樣的畫無需上色,只要聽從自我作畫的初衷,縱使只有黑白亦能逍遙又自在。
創作這些詩詞,優美的瓷器,將最棒的詩詞給予贈上,是無上的光榮。
〈長頸鹿〉反映了現代很多女人四十歲後期待生小孩的心情。 〈翠鳥與荷花〉情人或朋友之間所等待的莫過於談起自己最想聽的那句認同話。 〈海神〉她的睡與醒就是平靜或狂浪,她或睡或醒都只關乎愛情─像一個女人的自我與個性是沉睡或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