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廣告行銷DM上經常出現百分百保本或者獲利幾%常誤導民眾進而投資,而沒去注意合約書上載明的風險,在期滿後,經常造成認知與金額上出入。” 現今許多30歲以前的年輕人,趁著有打工度假的機會,抱著可以存一桶金又可以度假的想法,到了澳洲、加拿大、日本、紐西蘭、英國、德國、韓國等國家,回台後會將存到的錢再轉投資。 或者有些長輩退休,也有一筆退休金,不管是連動債或基金、儲蓄型保險等,在銀行業者或保險業者推銷下,多少都有可能動心,因為這筆錢在期滿後可能會變成結婚經費或者創業基金等等…在他們的推薦下或看到DM上的百分之百保本和看漲不看跌,都有可能購買,但在期滿後想領回本金+獲利,就會遇到本金短少、獲利不如DM上寫的那樣,與自己認定有落差,就可能與銀行或保險業者產生糾紛。
金融消費聽起來有點距離感,但我們的生活實則處處與它相關,在每一次消費刷卡買東西、每一次進出銀行時,大家都在與金融評議中心的潛在議題接觸。為了描寫日常中的金融消費,本文特別以生活化的「刷卡搶票」故事出發,由一個大學男生搶購秒殺的人氣演唱會票券以搏取心目中的真命天女注意,卻因刷卡問題而衍生出一系列家庭、人際、與感情問題的笑鬧故事,而最終,在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居中協調下,終於讓事件以皆大歡喜收場,輕鬆有趣地帶來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我們身邊,一同看向未來,「全力一擊」的核心概念
目前鑒於一般大眾購買金融服務業所提供之金融商品及服務,日益普遍,而金融服務業所提供之金融商品及服務型態日趨複雜專業,但是難免發生金融消費者與金融服務業在財力、資訊及專業面實質不對等。值此之際,致易發生交易糾紛,一旦發生相關爭議時引起了金融運動,也讓政府和人民重新思考金融政策。 然而循司法途徑救濟所耗費之成本不符經濟效益,因此有必要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及生產者且能公平合理。世界各國莫不想盡辦法,找尋這道金融消費爭議處理機制。
火,無非是象徵希望又象徵毀滅,我們用火把希望、把精神傳遞下去,是神聖的,即使火光稀微,依舊能帶來溫暖光明;而火同時也能毀滅一切,讓幸福燃燒殆盡,把美麗燒成焦黑;因此任何事物皆有兩面性,甚至是全面性。女性往往比男性堅強,而手中那希望的火炬即將熄滅,再次點燃的火焰還帶有希望嗎?獨自承受的苦痛,還是要在回過頭之後,才能看見自己有多強韌。 讓火焰的燃滅,抽象的代表希望及絕望,丈夫死去已經讓瑋慈心力交瘁,接踵而來的現實問題,少了另一半的陪伴,負擔更為沉重,而該有的賠償沒不如預期,生活的重擔愈顯沉重,此時庭宜的出現,像是沙漠裡的及時雨,澆灌了能量,而瑋慈和庭宜竟是一樣命運的女人,在庭宜的幫助下,不但解決了難題,遲來的小幸運也溫暖兩位堅強的女性,以朋友相伴,共同讓幸福茁壯。
生命也許並不公平,就像拔河繩上的紅線一般-懸著 只能受到壓倒性力量的摧殘、擊潰、倒下...認輸 而在金融的世界當中,也是一樣的道理 但正因為這樣,人們(以及「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才會持續努力追求著 期盼著有一天,能夠創造出一個人人都能公平存活的美好未來
如同黑暗中的光,金融評議中心在任何需要協助的時候,都會在你身旁...
我認為現代年輕人普遍不甚理解金融消費,也不知道如果有金融消費爭議該如何尋求協助,其最大的原因是因為許多的年輕人認為:金融消費與我無關。透過這個溫馨愛情故事,我希望能傳達的概念有二,一是雖然年輕人不一定會接觸金融消費,但是金融消費仍與我們息息相關,「年輕人沒有金融消費,不代表親朋好友不會遇到金融消費爭議」,因此,知道「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就會知道如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二是我希望透過溫馨的結局,讓年輕人知道,「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不是與你相距甚遠的嚴肅存在,而是與你站在一起的好朋友,當你需要它的時候,它隨時都會對你伸出援手,給你一個「神助攻」。
在現代金融消費活動中,最容易成為不良業者所盯上的羔羊的便是老人家了,故事中的阿嬤是個標準的台灣婦人,勤儉持家、以和為貴,不願意多生事端,好在小女兒了解評議中心的作為,讓這次的事件不至於求助無門。本故事以自家真實故事為底、改編而成,全文以阿嬤的視角說故事,希望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能將消費者在面對金融消費爭議時複雜的心情感染給觀眾。
初入社會的雅婷,陸續認識銀行理財專員Ken,以及熱愛投資股票的電腦工程師David,並與從事保險經紀工作的高中同學─Michael重新聯絡上。一場公司安排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講座,讓雅婷開始思索對這三位男生的想法與感覺,她這時才明白,原來愛情與理財,皆是邏輯相通的大學問,而在她腦海中,究竟誰是最鮮明、最令人安心的存在呢? 透過小資女在愛情十字路上的探尋與感觸,對照《金融消費者保護法》所涉及的領域,例如銀行、保險、證券等業務,並以男女相識、相處的回憶片段,帶入此法條為消費者建立的保護網絡,期望以簡明扼要的對話、節奏輕快的劇情,拉近大眾生活與立法精神的距離,點出兩者之間的共通性,並間接傳遞投資理財觀念的重要性好似選擇伴侶般,消費者須有縝密規劃並慎選提供金融服務的公司單位。此外,安排Michael向雅婷介紹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橋段,藉此指出評議中心的角色與功能,期望在影片反覆播放的過程中,深植觀眾腦海。
金融消費是每個年齡層都可能會進行的交易。 各式各樣的金融商品,因為需求的不同也進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但如何提升個人的金融消費知識、建立正確的金融消費習慣,甚至是重視金融消費的權利義務,來進一步預防金融爭議的發生,則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故事透過阿哲串連各個角色的生活圈,發現各種對金融消費的盲點無所不在,再適時的以代表「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金保大哥介入問題,介紹正確的金融消費概念以達到宣傳「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及「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宗旨。
故事將從女性角度切入,描述遭逢意外事故的家庭,該如何在一連串困境中,找到全新出路。期望能用一般社會大眾皆有可能遭遇的事件,進一步帶出觀眾共鳴;同時,在作品中並不特別強調金融評議中心,反而將此機構的存在及功能巧妙地編寫進故事中--不要販賣「商品」,而要販賣「印象」--故事的主體仍是「人」,主角和閱聽者將站在同樣的立基點,希望閱聽者在觀賞完後,能在不知不覺間,對金保法及評議中心有更深的認識。
金融相關產品、機構給人較生冷的印象,好似消費者與業者之間永遠存在一條無法填補的鴻溝。一般大眾甚至覺得購買金融產品是有錢人的玩意,投入資本只會有去無回,認為在這金錢遊戲中金融消費者永遠是輸家,少碰為妙。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搭起雙方的橋樑,讓消費者與業者之間能取得正義的平衡,減少因不瞭解而導致的紛爭。本作品希望透過較有情感的故事呈現金保法與評議中心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讓大眾能藉此認識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存在,並且縮短消費者與金融市場的距離。
這是一個關於保險糾紛的故事,主軸在最後一大段篇幅裡呈現。當時第一眼看到活動主題時,便在思考究竟要以什麼元素為題材核心,在上網找了些資料後發現,金融消費的活動中,和目前的我最有關聯的就是保險了,至於選擇醫療險則是因為家人也曾因病住院,那時便有保險上的相關接觸;此外當代人多少有醫療需求,這部分的保險爭議可能就在我們的社會裡出現,因此藉由這次的活動,如果能讓更多人認識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與其提供的幫助,或許我們真的能達到零糾紛的未來!
此片以一個阿嬤為金融糾紛當事人,但事實上,卻有其懂得以協調來解決糾紛的深層象徵意涵。而次角孫子,則代表一般人面對金融糾紛時的反應。 孫子常逗主角是黃金組(老年)美女,黃金象徵「金融」,以「阿嬤」-- 老人家在華人社會常扮演的公親角色,來暗喻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扮演的協調角色。 此片一開始以一個趣味的拍片為梗,帶出主角(阿嬤)遇到的常見保險金融糾紛,吸引閱聽人繼續觀賞。之後以兩個孫子為阿嬤保險糾紛傷神的趣味對話過程,反映民眾的無奈和遇到糾紛通常有的思考(上法院),最後阿嬤進場提出申請評議的建議。全片讓人看完後,輕輕鬆鬆就了解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專業性、協調角 色、如何申請評議,達成微電影拍攝的主要目的。
用愛情故事故事,帶到金融消費會遇到的問題,吸引各位喜歡愛情故事的目光,在幸福的分為下,也能認識金融消費法,讓我們更懂得保障自己的權益,也更加幸福喔。
金融交易買賣的兩個主體實力相差懸殊,消費者常先自以為受害或認為將遭到迫害,而難以溝通。金保法和評議中心可以當消費者的靠山,使兩者在平等的基礎上,真誠對話,解決問題。
保險契約內容的繁複與難以理解,使老農的生病理賠,遭遇諸多困擾。所幸媳婦以同事為過來人的經驗,尋求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協助,免於上法院勞民傷財,終使得事情得以圓滿解決。 故事以弱勢老農的不便,傳達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重要價值,具有推廣的效果,使更多金融消費者認識評議管道,得到實質的協助。 影片最後出現字幕,以slogan呈現方式,再以免付費專線諧音,加強民眾印象,強化推廣的成效。
多少人再辛苦都購買保險,就是為了買個安心,不是只有低收入人士才會遇到生活艱辛的時候,面對疾病時把人從黑暗中拉出來的是醫生,治好後把人打回去黑暗中的是醫藥費及治療中失去的時間,就像劇本中的李媽媽承受的壓力可不是長期的藥費,還有生活中其他的支出,一個家有人飽受這樣的壓力必定影響家中其他的人,保險是希望?還是另一個惡夢?透過這樣的故事,宣導出還有這樣一個評議中心,為保障消費者,對金融業更添一份安心,你的保險可以都是希望之光。
購買醫療保險在台灣這高齡化的社會是未來的趨勢,伴隨的醫療費用給付糾紛也日益增多。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在住院給付這塊,常有兩造認定上的不一致。而保險公司多半審理從嚴,有時被保險人即使出示相關的醫療單據仍得不到給付,如果被保險人採取法律途徑不僅曠日費時,在財力的耗損上也是負擔。因此透過金融評議中心的評議流程,可讓被保險人用較有效率的方式來申訴,進而維護自身該有的權益。
警示各位迷戀中的男男女女,別被一時的盲目迷戀沖昏了頭,在重要事物上還是要睜大眼睛,仔細謹慎些。
故事大綱:意外得到讀心能力的主角,為路人指引金融等日常生活煩惱的解決之道。 創作理念:故事裡的路人宛如投訴無門的大眾,需要有像主角一樣熱心、可靠且知識淵博的勇者幫助。